肇庆包公祠的观后感
千年包公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【1】
包拯是我国北宋时候著名的清官。人们都称他包公,很少提他的名字。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,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。可是,小说戏曲中的包拯,和历史上的包拯,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。小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,完全是虚构的。
包拯是庐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)人,生于公元999年。他二十八岁那年考上进士,开始做官,后来一直做到枢密副使(枢密使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,枢密副使是副职)。
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,而且执法如山,铁面无私。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,有个亲戚犯了法,被人告到官府。包拯依法处理,照样打他一顿板子。有些亲友本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,胡作非为。这一来,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。
后来,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。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,权贵大臣,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。有个张尧佐,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。凭这点关系,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。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,包拯认为按照张尧佐的才能,不适宜担任三司使,更不适宜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。于是,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,弹劾这个既有后台、又有权势的大人物。
为了这件事,有一次,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。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,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。当时,还有一个大官僚,叫王逵。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,非常残暴凶狠,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, ……此处隐藏1199个字……政廉明。园区内楼亭相连,假山别致,瀑布飞泻,玉桥卧波,锦鲤戏水,满目翠绿,花香扑鼻,处处幽雅宜人。这是肇庆市政府建设集“廉政教育、历史文化、旅游观光”一体的广东首个彰显廉洁主题的省级基地,亦是社会各界接受廉政教育、感受古端州文化历史和休闲娱乐的文化新地标。
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官三年,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,开荒教学,留下不少历史古迹和故事。特别是“包公掷砚”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,故事是这样的:广东端州出产一种紫云般的石头,当地府百姓用此制作质地优良的宝砚进贡皇上和权贵。包公任端州知府时,不仅不允许下属索要一方宝砚,同时上奏皇帝宋仁宗,减少宝砚的进贡数量,减轻了百姓负担。当包公调离此地时,当地百姓悄悄将一方宝砚放入他的箱里,只有其下属包兴看到。说来也怪,包公所乘之船刚行不远,突然,雷鸣电闪,风雨大作。包公起身问:“谁拿了端砚?”包兴讲出实情,包公取出端砚,随手丢落江中。此时奇迹出现:风雨雷电戛然而止,天空云开日现。船开行不久,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,即砚洲,包裹端砚的黄布,掉进水里,顺流而下,成为沙滩即黄布沙。这就是民间流传着“包公掷砚化渚洲”的故事。
这个故事,使我很受启发。包公之所以被世人称为“包青天”,是其始终坚持洁身自好,为官清廉的结果。包公掷砚,扔掉的是有价的端砚宝物,获得的是不同凡响的大“公”和大“廉”,留下的是感动当朝和后代的高尚品德和精神。我们应该学习包公,时刻将“廉”字置于心头。
包拯虽然据今已有1000多年,但其为官清廉、为民请命的精神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。通过这次组织我司全体党员参观包公文化园,接受反腐倡廉教育,可以增强企业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法纪观念,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,为企业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