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阅兵观后感演讲稿
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【一】
伴随着掌声、鲜花和全国人民的期盼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终于到来了,2015年9月3日这一天,人民的心情是激动的,澎湃的。
此次阅兵是和纪念抗战结合在一起,部分抗战老兵、抗日英烈的子女和支前模范代表参加了,他们满头的白发经过天安门前,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响起了如潮般的掌声,有的抗战老兵也激动的老泪纵横,我的眼睛也湿润了。从他们身上,我看到了历史,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。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痛苦,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。
另外,这次阅兵是中国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,他们都是在二战中受过法西斯的迫害的国家。他们为和平而来、为铭记历史而来。受阅的武器装备也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,84%是首次亮相。武器装备的先进说明中国的军队已经实现了强军梦、兴军梦。中国已经由70年前的小米加步枪向现在信息化和机械化发展,中国再也不是东亚病夫,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。
阅兵最后在数万只和平鸽和彩色气球的纷飞中结束。它象征着中华儿女对世界和平的渴望、对美好未来的期盼。
大阅兵观后感【二】
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,“世界潮流浩浩荡荡,顺之则昌,逆之则亡”。和平发展就是不可逆转 ……此处隐藏404个字……明》中表示,要对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进行深刻地反省。然而近年来的现实却是,日本多次竭力将“靖国神社”推向合理化。重温过去的军国主义,美化侵略和殖民主义,日本的种种做法与世界和平主题格格不入。中日关系不断因参拜恶化,东亚以及全世界市民的反对和谴责也一浪高过一浪。
前几天,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受邀参加北京九三大阅兵,日本高官居然表示,希望中国阅兵不要强调抗日。在纪念抗战70周年的今天,铭记历史,是为了向无数牺牲的抗战老兵致敬。如果不是他们当年的英勇奋战,我们将不可能看到今日胜利日阅兵的恢宏气势,也不可能感受到中国摆脱贫穷落后,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自信。
国际国内,为和平而阅兵已成最大舆论共识。互联网时代,微博、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活跃和繁荣,让此次阅兵成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大检阅。#指尖护卫大阅兵#、#我愿接受祖国检阅#等微博话题成为舆论热点,当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恶意造谣“西方国家不阅兵”、趁机诋毁阅兵盛典的时候,“爱国是最大公约数”充分彰显,多数网民不再陷于人云亦云、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囹圄,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传播中被强化了。
抗战阅兵是一种庄严的政治仪式,自媒体和大众媒体的协同推进,让此次阅兵走出了“凡主流价值观支持的就要反对”的传播困境。当人们自发在网络空间表达爱国情感的时候,多元的声音共同汇聚成民族最强音,一种新型的媒介景观在国家政治庆典中形成了。后之视今,亦如今之视昔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,今天我们如何对待历史、纪念战争、缅怀英烈,恰是检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面镜子。当整齐的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,走出的正是一个民族的强盛和复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