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寺导游词100字左右
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南明街道,始建于东晋。全寺以石窟造像为特色,佛像规模宏大,历史悠久,立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石弥勒佛,通高16.3米,两膝相距10.6米 。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,被誉为"越国敦煌"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佛寺导游词100字左右,欢迎阅读。
大佛寺导游词100字左右【1】
新昌大佛寺位于新昌县城西南,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。
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,寺外有隐鹤洞、锯开岩、濯缨亭、俊貌石、石棋坪、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。
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(345—350),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,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。
寺院依山而建,正面外观5层,寺内高大雄伟,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。
这座巨大的石像,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,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,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。
佛像高大巍峨、气势磅礴,经测定,石佛座高2.4米,正面趺坐像高13.2米,阔15.9米,两膝相距10.6米,耳长2.7米,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,掌心可容10余人。
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“千佛院”,院内有佛千尊,每尊长约7寸,宽近5寸,排列整齐 ……此处隐藏426个字……雕梁画栋,斗拱飞檐,塔廊相卫,梵钟乐鸣,一声声佛号,一阵阵微风,这里是自然与人文文化的高度统一,弥勒千佛殿,叠檐重重,阁内的千尊弥勒正是依照佛经中所记载“弥勒真弥勒、分身千百亿、时时示世人、世人却不识。
可谓是千佛一佛,一佛千佛,尊尊法相金身,彩分九色。
溶汇了古印度,北齐、北魏古法雕塑技巧,将弥勒的法身,报身,化身之法相一一展现给世人,在庄严中体会出弥勒的慈容之心。
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弥勒慈氏文化的宝库。
龙华法堂,坐落在大佛广场之中,是弥勒传在华林园龙华树悟道成佛向仙人讲道传法,三次渡化近三百亿的弘法宝地。
弥勒是楚文译音,又可译作“弥帝隶”、“梅低梨”等,弥勒是姓,亦可意译为“慈氏”世称“慈 氏菩萨”。
藏语称“强巴佛”蒙语称为“麦达勒”。
弥勒的名字,梵文读“阿逸多”意思是“无能胜”属于古印度天竺国人,当年释迦佛亲自为弥勒授记:“我从右肋生、汝弥勒从顶生。
如我寿百岁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,我国土土、汝国土金。
我国土苦、汝国土乐。”弥勒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后,开三番法会,度尽上、中、下三根众生。
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;第二会说法,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;第三次说法九十二亿人得罗汉果。
龙华树又是龙宫的宝树、叶放千华。
故而弥勒道场弘法之所,非龙华而难命其名。
广场南端,一座宝塔直指云天,这就是释迦如来舍利法堂及舍利宝塔所在地。